進口模具鋼在技術上仍有很大優勢
近年來,國內模具鋼生產取得了很大進展。目前,國內許多鋼廠正在大量生產一些通用性強或性能優異的國際鋼種,如4Cr5MoSiV1(相當于AISIH13)、3Cr2Mo(相當于AISIP20)、10Ni3MnCuAl、Cr12MolV1(相當于AISID2)等。其中,4Cr5MoSiV1和3Cr2Mo的生產和使用量較大,其研究和改進工作已經深入開展。
如寶鋼特鋼部采用電爐冶煉+鋼包精煉微調成分+真空脫氣精煉+多向鍛造工藝生產SW718(相當于AISIP2Ni)大型預硬化模塊,用于制造汽車保險杠等大型塑料模具。當其厚度達到1200毫米,寬度達到1500毫米時,仍能保證東北特鋼集團撫順特鋼有限公司大批量生產的10Ni3MnCuAl的心部硬度和表面硬度的均勻性,據說年產量達到近1000噸;公司還生產Cr12MolV1薄板和中厚板。據介紹,由其生產的截面φ703㎜Cr12molv1鍛件的探傷水平可達到歐洲標準e/e。

降低材料成本、提高性價比已成為先進模具鋼生產企業開發新型模具鋼的重點。例如,日立金屬有限公司和大同特殊鋼有限公司在展會期間的技術交流會上介紹他們的產品時,都把客戶作為應對金融危機和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的對象,相應地開發出了DAC-MAGIC熱作模具鋼、HPM-MAGIC和CENA1塑料模具鋼、DHA-WORLD壓鑄模具鋼。
總體而言,國外一些知名模具鋼生產企業在生產手段、品種規格、系列化程度、售后服務以及開發新鋼種的意識和效果方面仍有明顯優勢。國產模具鋼的系列化程度和低質量穩定性有待提高;一些性能優異的模具鋼的生產和應用比例仍然很低,大多數新鋼的應用仍然很少。同時,也缺乏有效的促銷手段,售后服務有待提高;此外,還需要開發一些具有特殊性能的新鋼種。改善和完善上述不足仍將是我國模具鋼未來發展的主要任務。